互聯網,正在如何改變傳統公益事業的既有格局?
12月7日,國內首部“互聯網公益”大數據報告在南京大學問世。該報告由南京大學·騰訊“互聯網+”研究中心和紫金傳媒智庫大數據團隊聯合研發。
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忠致辭稱,互聯網公益發展的同時伴隨著不和諧音符,比如羅爾事件。如何正確把握互聯網優勢不足,通過加強制度和監管,是當前公益研究的重點問題。
國家工信部原副部長、北京大學教授楊學山表示,大數據服務于社會公益,一定能發揮重要作用,“大數據能夠服務于社會公平,讓公共事務變得透明公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這份《中國“互聯網公益”大數據研究報告》中看到,2016年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公益從運營模式、傳播范圍、公眾認知、影響效果都顯著提升的一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慈善法》對網絡募捐作出明確規定,民政部評審通過了首批13家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中國互聯網公益正式具備了明確的資格認定,因此,2016年也是中國互聯網公益元年。
報告認為,傳統公益機構受制于規模不經濟、執行不透明、運轉不及時以及衍生的公信力和問責挑戰、合法性和治理挑戰,一直以來面臨監管不力、缺乏激勵等發展困境。
相比傳統公益機構,互聯網公益的捐贈人更年輕,捐贈形式更加多樣,包括貸款、網上銷售等各類金融產品或者包括時間和技能在內的非金融捐贈。
同時,互聯網公益具有獨特的參與形式,包括通過社交媒體宣傳慈善活動,還能開展對話和辯論。
相比傳統公益的信息單向流動,互聯網公益具有信息雙向流通、信息更加充分和公開的特點,將傳統模式下“人人公益、公益人人”的理想變得更加具有可能性。
愛德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丘仲輝認為,網民對于公益事業參與的熱情之大是值得尊敬的,也是應該去善待的。
他說,互聯網公益需要自律精神。
“捐款當然越多越好,但是你得有個限度”,丘仲輝說,捐贈量過大之后,一定要考慮監管能力,如果執行能力平衡不了大家的捐贈能力,“這個錢捐了之后是燙手的,你花不掉或者不能及時花就會出問題,網上的輿論一定就會有很大的變化”。
2016年11月,一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數以萬計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了捐贈。但此后,因小女孩父親羅爾被曝家底深厚,從而飽受質疑。
“目前捐給羅爾的錢已原路退回,很多網友感到惋惜,覺得應該設立一個基金”,丘仲輝說,退錢是最省事的辦法,但這件事的影響沒有結束,值得公益人去深思和討論。
“公益要講規范、要講風范,要講示范,要以服務人的需求為本”,丘仲輝表示,互聯網公益平臺雖然是開放式,但也一定要強調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