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才過去的雙十一為廣大電商似乎賺得是滿盤滿缽,單從銷售的業績上來看的話,確實是一個比較華麗的數據。但是一時間的數據是否是已經代表了電商的現狀了呢?這個是遠遠不可能的,在銷售業績上是電商的一個比較重要的考核,但是并不能簡單的說銷售數據就是電商的全部。
我們知道現在比較牛的天貓跟京東最近來說可是發展強大,特別是對于京東,一直在大放厥詞。不錯這里面確實是有一些廣告上面的需求,含有比較大的水分,電商也是需要噓頭的。但是刨除水分之后的京東也依然是很強大的,所以才敢不把國美跟蘇寧放在眼里。再看京東的發展,其廣告效應雖然說是功不可沒,但是的話它的物流上面的改革才是其成功最為根本的原因。
觀看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一方面在夸大自己的成果的同時,大家看到的是滯后的物流系統。即使到了現在依然有人在雙十一訂購的東西,還沒有送到手上的。更加有人是透露出,商品在運輸的途中遇見“車禍”,但是自己的商品想要退貨又退不成,只有苦等。商家一面安慰,一面推延久久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而其企業對于訂單的消化能力,處理能力更加是消耗不了那么多的訂單。
從中可以看出的是電商在這樣一個大物流中出現了短板問題,不過還比較好的是,各大電商似乎也都有多覺醒到物流人才的重要性。根據前程無憂“無憂指數”的統計數據顯示,最近的時間里全國交通/運輸/物流行業的招聘崗位都大有所增加。雖然電商對于物流方面的需求是后知后覺,已經在進行補救。但是如果能夠在事先的時候就加重對于大物流的重視那么也不至于臨渴挖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