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為的了解不多,只是知道華為似乎在最近的一個時期里遭受到來自于美國的“官非”,據說幕后的推手很有可能就是國際上強大的思科。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企業的實力應該能從他的對手那里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吧?一個能夠令思科如此正視的對手似乎華為不簡單。雖然華為似乎是在美國一度受到了打擊,但是領導團戰斗的斗志并沒有減弱,而是迅速的把部分的市場定向到了歐洲。所謂“食指桑榆,收之東隅”希望在歐洲能夠獲得華為需要的市場地位。
華為一直來說比較的行為低調,其核心的領導人一直來說也是比較的低調。據說華為的創立是又一個2萬塊開始的。一個2萬塊背后有多少的故事,這里面的故事可能只有當時人才能有所體會,外面就算有過多的議論也是無謂。任正非說,他們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的,沒有任何的資源,所有的一切都是靠他們自己團體的努力得來。簡單的言語就道出了其堅韌的性格,或許這正是華為的企業文化所在。
在過往的20多年來說,與華為一同的無論是朋友或者是競爭的對手都有紛紛的倒下。比如看似強大的摩托羅拉,最終的結局不過是被強大的google所收購。而且這一艘巨無霸航母即使被google所收購似乎也沒在干什么好事,所做的只有不斷的給google帶來麻煩。面對國際上的環境動蕩有人紛紛提出質疑,下一個會不會是華為呢?最后的結果是怎么樣,應該由時間來鑒定,至少現在我們看到的華為還是不斷在奮斗的華為。在很久以前有人問華為為什么不上市呢?華為給的答復大概的意思就是,上市了,公司就有很多的人要富了。富起來的話,公司的人員就會喪失狼性,失去了進取的心。所以知道現在的話依然還沒有看到華為想要上市的一絲動向。也許正是這一份進取心才是“華為航母”在這個風雨飄渺的國際行情中不斷前行的動力。